23 December 2005

解救超級孤獨中間人:玩布工作坊與南海藝廊的藝術輕工業


永樂市場像是一個由各種殘屑所黏結起來的大建築。原本洋溢著某種化整為零企圖的現代建築,被散布於各角落因事制宜的改建、不合時宜的裝修所團團包圍,這棟建築看來最迷人的歷史感,竟是它緩慢扭曲至如此華麗的能耐。那天,為了尋找玩布工作坊的上課地點,我在這棟簡直是生病了的現代建築裡外,繞了又繞,卻一直找不到對的樓梯。穿過了二樓的布市集迷宮,幾度誤闖濕漉漉的菜市場,有時電梯門打開,又不知是哪個公部門漂亮的櫃台。最後才在一個半荒廢的辦公樓層中,找到了它的位置。

在永樂市場裡玩布

玩布工作坊就這樣以秘密基地的方式,窩藏在永樂市場八樓一角。1998年,婦女新知協會在報上登了廣告,徵玩布的伙伴,發起人是熱衷於社區改造運動的布商太太蕭姮姝。一群媽媽們對這個「大家來玩布!」的廣告起了興趣,報名參加。她們用近半年的時間,設計、製圖、挑選花色到縫製,完成了一件巨型拼布作品《百納祈福》。1999年2月,婦女新知協會在迪化街舉辦「布藝嘉年華」,這件作品在永樂市場的大樓外牆上懸掛出來,長度超過九層樓,在迪化街掀起一股熱潮。

這次活動讓玩布工作坊一路玩了下來。參加的媽媽們全是家庭主婦,對於手工藝的東西很有興趣。創作拼布的材料,至今仍是從永樂市場布莊所募來的一些零頭布、瑕疵布或過季滯銷的樣品布,經過資源回收再利用,玩起來壓力小,反而令學員們比較自在。少數第一期留下來的資深媽媽們,隨著七年多來的共同創作,早已成為緊密的社群,她們都是玩布工作坊的班底。如今她們不只自己玩布,也走出永樂市場,深入其它社區教媽媽們玩布。

不少女性藝術家如林純如、林珮淳等,都曾在玩布工作坊開過課,但真正帶來深刻改變的是吳瑪悧。2000年10月,吳瑪悧開始以小團體的方式,進行玩布工作坊的進階課程,也帶來了不一樣的方式,她讓學員在創作之前花很的長時間討論,「看自己、談自己與整理自己」(註1)。從第一期參加到現在的資深玩布媽媽彭翠鳳坦言「我們一開始都很害怕,因為她會一直挖我們的心事」,那時吳瑪悧還帶了一台DV隨時錄影,這也讓許多媽媽們感到不太自在(後來這些影像記錄以《心靈被單——從妳的皮膚甦醒》的作品形式在台北當代藝術館中發表)。但在吳瑪悧的帶領下,她們先是完成了探索自我生命的「心靈被單」,2003年,吳瑪悧又展開了第二個關於情趣內衣的主題,她先是要媽媽們閱讀《裙子底下的劇場》一書,在課堂上討論內衣的歷史與文化。這對那些保守的媽媽們其實是個震撼教育。「那時老師規定要看那本書,我們很多人都是在晚上偷偷躲在廁所看,不敢給先生和小孩知道。」,彭翠鳳笑說。但更猛的是後來,吳瑪悧還帶這些媽媽們去逛情趣用品店。第三次的主題「皇后的新衣」則是要媽媽為自己設計一件禮服,完成後先是一個小型的成果展,緊接著是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展覽,之後,這些媽媽們穿著自己設計給自己的禮服,到迪化街與中山北路走秀,許多人訝異於她們的勇氣。這個改變是顯而易見的,「玩布讓一些社區媽媽不再自卑於自己好像什麼都不會。一方面是種自我成長,另方面則也找到了娛樂」,目前擔任玩布工作執行長的陳秀霞表示。

在吳瑪悧的帶領下,玩布工作坊從一個單純的手工藝團體,變成一個比較朝外探索的、不斷走出去與社會接觸的社群,事實上,這正是吳瑪悧在玩布工作坊看到的:一種婦運的新可能。「過去台灣婦運基本上也都是知識精英在參與,和草根婦女之間落差非常大。『玩布』這軟性媒介,正好可以把兩性平權的理念,不著痕跡的帶給基層的婦女。」(註2)儘管許多媽媽們對於這個改變仍顯得有不安全感,但這些事情確實改變了她們的生活、個性與家庭關係。

小男孩的閣樓

南海藝廊曾有「小男孩的閣樓(girl的諧音)」的有趣暱稱。這個帶著青年氣息的小空間,除了水電費由國北師負擔外,目前一個月的經費約只有五萬元,「用很少的錢,做得輕鬆,所以能做得比較久」,經濟的拮据在黃海鳴看來仍充滿轉圜空間。唯一的藝術行政陳佩潔,之前是黃海鳴在國北師的學生,從大四下時幫忙處理藝廊的展覽事宜,到去年7月起,轉為正職至今。不像一些藝術行政者遭遇到越做越無力的窘境,陳佩潔對於這份工作至今仍保有很高的熱忱。

南海藝廊即將在今年10月舉辦第三次的創意市集。第一次舉辦時比較是試辦性質,規模不大,透過在《破周報》與網路媒體的宣傳,吸引了約15、16個單位報名參加,他們大都是工藝、服裝設計、視覺傳達或美術系的在學學生,也有一部份是在敦南誠品前的擺攤者。南海藝廊將這些參與者分為「學生玩家」與「專業玩家」,強調「非量產、純手工製造但類型不限」的報名資格,同時也鼓勵他們能加入DIY的教學活動,讓參與者的互動不僅止於「服務/被服務」或「買方/賣方」的呆板關係。

創意市集將客群鎖定在社區居民,開市當天,吸引了200多位訪客前來,人不算多,迴響卻很不錯。今年五月時第二次的創意市集,報名單位增至35個左右,前來參觀者則成長至700多人。南海藝廊在成立之前,其實只是龍福里的一個閒置空間,附近人口僅佔全里的十分之一,但在幾次活動的主動接觸後,這裡與社區的關係也逐漸緊密。

黃海鳴認為一直以來的藝術生產劃分,往往不是純創作,不然就是純商品。他一直想破除這樣的界線,而南海藝廊具包容力而多變的屬性,便成為一個很好的緩衝界面,「讓說話的人不再只是藝術家或藝術老師,而是真正在經驗的那些人」,他相信這樣的界面將可以處理前衛、現代藝術與商業之間的緊張關係。「它可以讓一些膽子比較小的藝術愛好者,進到裡面來。用一種比較簡單、輕鬆的方式,接觸到那些奇怪而有趣的創作者。不像我們以前所擁有的,僅僅只有幾個菁英空間、及裡頭那些擅於謀略的藝術家」。黃海鳴希望南海藝廊可以維持一種好玩、大家分享的精神,「讓它變成一個生活劇場、一個奇怪的小俱樂部,任何有些奇想、或純粹只是愛現的人都可以來這邊現。讓這裡變成一個任何東西都可以拿出來表演的地方」。

在南海藝廊的運作中,黃海鳴也看到由年輕世代來決定文化走向的可能(註3),「從來,台灣的社會都是很政治的,是不是有方法可以聚集年輕人來改變這個走向?產生新的文化方向?對我來說,他們其實就是在創造自己的文化。這些人聚集起來可能會是一個很龐大的群體,它不是幾百人而已,而可能是幾千人,幾萬人。」他相信這股年輕的能量,在台灣尚未用盡,「我們應該將各個社群聚集起來,產生一些影響力。像是幫派一樣,但它比較是用一種寄生的、吸收力量的方式,溫和地改變這個社會」。

讓真正在經驗的那些人說話

部份業餘者在學院、美術館、畫廊、大型藝術節及其它已由公部門大張旗鼓把持的正規空間中,找到了生產與運作的可能。如同在逐漸科層化的台灣藝術體制中,找到一些縫隙寄居與蔓生。對我來說,永樂市場內窩藏的玩布工作坊,一直是個鮮明的圖像,它暗喻著某種溫和的戰略:一小群人以小規模、小資本且資源回收的方式,進行藝術輕工業的生產。而那些資源短缺的空白處,由頻繁的人際互動彌補起來,這連帶建立起一種可觀的社會實踐。如果前衛藝術為我們展示的基進路線中,挫敗的陰影總來得太快,因為體制早已熟捻於將前衛的衝撞迅速轉化為一種僅僅為象徵的力量;那麼,這群業餘的手藝人、擺攤者所進行的輕工業,則帶來另一種比較折衷的生產性。藝術體制或許還是可以消費它,將其檔案化,在既有的脈絡中展陳,但差別在於它比較不容易一下子被消耗殆盡,因為它有它自己可資運轉的方式持續生產,即便克難,但小資本、小規模的架構也使它不用過分依賴這個體制的資源供給,因此保有某種自由度。

相較於此,南海藝廊有點像是另一個碎屑黏結而成的建築(另一個永樂市場?)。「我們最常做的事就是協辦或支援」,陳佩潔描述南海藝廊黏結各類相異事物的特質。這幾年來,這個「小男孩的閣樓」雖以藝廊之名,一檔一檔的當代藝術展覽沒有斷過,但同時更多非純藝術領域的事件在此發生,不論是講座、讀書會、電影、搖滾樂到扮裝走秀,各個領域的人在此交集。南海藝廊透過不斷找人、找別的單位合作,建立起它獨特的社群關係,也因為較深廣的人際互動,使這些參與者的回流率很高。雖然只有一位行政人員,但透過友情贊助的方式,往往一號召就可以找來一堆人友情贊助,即便這些朋友連「志工」這種比較體制化的職稱都稱不上。「由此可見我們的經營其實是很細膩的」,陳佩潔說。

「我們現在的藝術家養成,往往在一個小型展演空間中展完後,便被一些策展人挑中,就直接跳到國際展的體系中。而中間的那一塊,幾乎完全空缺。在中間這層的創作者於是就超級孤獨」,黃海鳴說道,「我們應該可以去多創造一些比較是中間這層的空間,讓創作者可以自由地在這些空間中游動」。相較於這個藝術體制所給我們的大建築,如今可以去復甦的,是那些居於中間層的臨時建築,那些如黏屑般附著的、因事制宜的改建。在這些違建形態的空間裡,藝術生產也將帶來更多社會實踐的效果,而非卡在專業與業餘兩種身份的標籤中而兩頭落空。一點點折衷,對於藝術的社會實踐而言,其實是種轉進。一如吳瑪悧對於玩布工作坊的詮釋,「這些計畫目的不在於把公眾塑造成專業的藝術家,也不在於展現大家在過程中所完成的藝術物件,而是,每個參與過程的人,都在互動、激盪的過程中,被重新塑造,成為一個新的、有反省力、有創造力的人」(註4)。而這無非就是我們對於藝術的一個古老期待。

註1:吳瑪悧,〈玩布工作坊進階發展階段的一些想法與檢討〉,《婦研縱橫》,65期(2003.10)。
註2:吳瑪悧,〈玩布啟示錄〉,《典藏‧今藝術》,146期(2004.11),頁146-149。
註3:黃海鳴在台新藝術論壇2004年度觀察報告中,論述了這股「年輕化的自主運動」興起現象。參見黃海鳴,〈2004進入藝術學生串連佈網的關鍵年代?〉,《典藏‧今藝術》,150期(2005.03),頁100-102。
註4:同註2。


[相關網站]
南海藝廊(官方網站)
新好南海(南海藝廊充滿活力的部落格)